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理论视角 > 正文
理论视角

理论视角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及评价标准新论

时间:2019-08-08 15:38:59   审核:博达张鑫 点击:

    编者按:本期开学以来,教学督导和听课发现,存在课堂上教师只管教,不管学生秩序,或者是教师有提高,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效变化不大等现象。特摘录核心期刊文章章节,希望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出,“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评价教育,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价教育的成效。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课堂教学质量衡量标准应是学生的潜质潜能“被开发”和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从传统的对“教”的评价(“评教”或“评课”),转变为以“评学”重心,旨在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课堂教学的本质教育理论界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概括讲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即“单边活动”说和“双边活动”说。事实是,人们尽管普遍接受“双边活动”说,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沿袭传统的“单边活动”模式。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不是“教”。课堂教学“学”才是目的,“教”是手段。教师的“教”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因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其作用。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展开,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二、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的潜质潜能“被开发”和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学生的潜质潜能“被开发”程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智慧是否被启迪及被启迪的程度,学生的心灵是否被触动及被触动的程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否被调动及被调动的程度等。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理解、认同、掌握、运用或实践知识的程度。

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的过程具体指:“认知-训练-掌握和运用”,其中“掌握和运用”是其高级阶段,是学生能力素质形成的标志。于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教学目的的达成度,不是看学生记忆或存储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掌握并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积极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课堂上,学生的潜质潜能“被开发”和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越高,课堂教学质量越高。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心是“评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观评价,看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即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收获是否满意,如是否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心智是否得到启迪、思维是否受到启发、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另一种是客观评价,观察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即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到了什么,具体来讲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内化及内化的程度。主观评价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客观评价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即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获得的实际学习效果,可通过科学测评的方法或手段。(节选自《中国高等教育》201908半月刊)